首页>>电力访谈> 正文

国家对于地方煤电建设的监管“第一只靴子”落地 专家这么说

2016-10-08 11:48:31来源:

那在当前我国煤电装机如此大的规模情况下,近年来新增装机规模将如何利用?

邹骥将来煤电的长期构想是保持现有的存量,没有大的变化,但绝对不能再增加了。那么煤电总装机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判断是不是应该减少呢?看服役期。

言外之意,在不新增的情况下,煤电占比会持续地下降,但绝对装机比较平稳。30年之后现有机组服役期满,会有大规模的淘汰。届时从经济的回报等各方面都是最优的。到那时人们生活更富裕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更便宜了,煤电有可能加速折旧、提前淘汰。

所以现在的煤电存量还是要做继续使用30年、40年的打算,但必须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国内煤电机组大部分还是比较精良的设备,其中有20%绝对是世界先进的设备。然而,30年之后,这些机组就不那么先进了,设备折旧,成本也都赚回来了,届时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淘汰。各种条件也成熟了,可以大规模地替代。未来的3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进行气候谈判,我们要为国内的设备争取过渡期。但是必须从今天就开始着手改变。参与《巴黎协定》的中国代表团,已经充分考虑了给国内现有设备的一个过渡期,这样到2030年和2050年实现国际社会对于碳排放的要求,就更有条件了。如果现在还在不断地增加煤电,不断地被锁定,那以后怎么办呢?在这样一个过渡期内,技术会发生重大变革,可再生能源成本也会变得非常低。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方向,政策也应该顺应这样一个方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从现在就开始呼吁不要再增加煤电新增机组的投资了。

未来煤电投资主要是技改投资

您认为诱发煤电上马的因素还在不在?未来增速会不会反弹?

邹骥从市场的层面看,短期内不会出现反弹。因为就算是市场重新走热,用电需求规模上升,我们现在还有一部分闲置装机存量,可以先调动起来,发电从4000小时到5500小时甚至更高,能够满足可预期的部分用电需求上升。另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弃风弃光,还可以再进一步补充。用电需求未来肯定是上升的,但是上升的幅度,至少在一两年之内,就算是经济迅速复苏,我认为我们现存的富余装机存量是可以满足的。

对于煤电行业和煤炭行业,并不是现在不新增装机容量的投资,就没有技术改造的投资了。而且现有这么庞大的装机存量,在今后的几年内,主要的投资任务就是技术改造投资。但是新增的基本建设投资是要杜绝的。

但非化石能源需要大量的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也就是对资源作了一个重新配置。配置的结果就是我们未来的能源更清洁了。这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并不是说哪个行业就不发展了,哪个能源就不为主了。其实即使这么发展下去,中国在一个非常长的历史时期,电力方面依然将以煤电为主。

从碳排放角度来看,当前煤电建设的减速是否有些意料之外?对于我国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是否有更积极的意义?

邹骥我个人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的。首先,我还是乐观的。我们有可能存在着潜力和机会将碳排放控制指标完成得更多,让峰值到来时间有所提前。包括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030年达到20%,这些指标都有可能完成得更好。

但是,为什么又说谨慎呢?因为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图景。就是我们的用电需求在过去是以工业用电为主的格局,现在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的占比和绝对量可能都在下降,但同时也有存在压力的一面,在生活、服务、消费领域的用电会持续上升。特别是交通,这一领域在未来的用电量上升会部分补偿掉工业用电量的下降。另外建筑领域的用电也将呈上升趋势,包括供暖、制冷、家用电器。这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不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即使是这样,单个人的能源消耗量还是在上升的。如果我们的交通、建筑两个领域能够发挥后发优势,能效有显著提升,那么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难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两个领域能占到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我所说的谨慎就在于这两个行业节能任务很重。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