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电力政策 > 正文

《安徽省滁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09-18 16:39:12 来源:网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滁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7月31日

滁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根据《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等全省能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能源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全市能源系统全面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落实能源体制改革,全市能源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较好地支撑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能源消费逐年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市能源消费逐年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672.91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6.1%,其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6.6%,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126.5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5.5%;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169.4万千瓦,年均增长10.5%。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比重快速提升。2010年,煤、电、天然气占全部能耗比重为34.1:39.1:3.5,2015年,煤、电、天然气占全部能耗比重为31.5:46.8:5.1,电和天然气的使用占比大幅度提升。煤炭消费占比下降2.6个百分点,电力占比提升7.7个百分点,天然气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第一产业的能耗水平相对较低,2013-2015年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所下降,2015年占比2%,比2010年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耗消费最多,占比变化不大,占比稳定在65%左右;第三产业消费增量、占比逐年上升,占比由2010年的16.7%上升到2015年的19.7%,提高3个百分点。

滁州市2010-2015年能源消费情况表

单位:万吨标煤

(二)能源建设稳步推进,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全市一次能源资源匮乏,除可再生能源外的传统化石能源全部靠外部调入,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确保了有效的能源保障能力。油气管网设施方面,“十二五”期间新增中石化日仪线、苏北成品油管线共2条石油管道,新增管道长120.13公里;新增定远深燃炉桥支线、皖能新奥定凤支线等4条天然气管道,新增管道长137.5公里。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油气输送管道13条,总长度476.64公里,其中原油管道2条、成品油管道1条,总长度138.13公里;建成天然气管道10条,总长度338.51公里;建成成品油油库库容共计52000立方米,年周转量约合95-100万吨。电源点建设方面,新增装机容量145.92万千瓦;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有定远华塑自备热电厂、滁州华汇热电联产、定远压气站燃气余热发电、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来安杨郢风电、天长牧马湖光伏发电、滁州垃圾焚烧发电等各类电厂25座,装机容量207.72万千瓦。电网设施方面,全市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250万千伏安;220千伏公用变电站13座,变电容量363万千伏安,线路1203公里;110千伏公用变电站44座,变电容量338.25万千伏安,线路1352公里,110千伏电网已形成以双侧电源单链式结构为主,单侧电源双辐射和单环网为辅的电网结构;35千伏公用变电站83座,变电容量134.85万千伏安,线路1780公里,35千伏电网以单环网为主,单幅射和不完全单链为辅。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