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电力信息化 > 通信工程 > 正文

基于现代数字化变电站的光纤纵差保护性能研究

2011-01-13 17:52:04 来源: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向大容量、超高压和特高压方向发展,电力设备要求小型化、智能化和高可靠性。在数字化变电站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环境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面临很多新问题。比如如何与变电站内的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共享数据源;如何实现变电站之问的数据采集同步;如何与变电站内的过程层装置进行互操作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字变电站线路差动保护基于乒乓原理的时钟信号同步方案,并分析探讨了基于该同步时差动保护性能和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

  由于光电技术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新型光学电压、电流互感器日益显现出富有魅力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逐步取代电磁式互感器是继电保护的一个发展方向。

  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应充分体现一次设备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的设计理念。一次设备智能化的重点是光电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的应用。二次设备网络化应贯彻和执行IEC61850标准。数字化变电站按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3层结构设计,光电互感器和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彻底解决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二次电缆的交直流串扰问题。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应以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为前提,有效解决数据采集设备重复投资问题和二次智能设备的互操作问题。数字化变电站对光纤纵差保护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将结合220kV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方案详细说明光纤纵差保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二、光纤纵差保护的应用环境

  数字化变电站内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通过过程层间隔局域网,实现数据源和智能操作机构的共享。数字化变电站之间的一对光纤纵差保护通过租用的光纤通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采样时钟的同步。光纤纵差保护的应用环境如图1所示。

  数字化变电站的数据源来自合并单元(Mu),Mu的采样采用全站统一的时钟源SYN。各站的线路差动保护也采用同一时钟源。Mu数据通过过程层交换机给间隔的继电保护设备,包括线路保护、母差保护等。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来自2个不同的变电站,在系统内无统一时钟信号时,两站Mu的采样不同步。差动保护需要解决两侧采样数据同步问题。

  三、数字化变电站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数字化变电站每个线路间隔的MU提供线路保护需要的Ia,Ib,Ic,ua,Ub,Uc,3Uo,31o,以及一相母线电压数据,线路保护、主变保护和母线保护通过过程层间隔交换机与间隔MU按IEC 61850-9-1/2标准通信获取上述数据,实现数据源的共享。由于母线保护对间隔之间的数据采集同步要求很高,因此在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时,要求全站数据采集同步信号来源于同一个时钟源。目前2个变电站之间的一对光纤纵差保护采取的是以某个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的采集时钟为主时钟,另一个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调整自身的采集时钟与主时钟同步的方法。增加MU违背数据源共享原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同步,违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规则。这就引出了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如何实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同步?

  四、光纤纵差保护实现的关键问题

  (一)线路差动保护同步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母差保护和变压器保护所采集的交流量均在一个变电站内,在全站使用统一时钟源时,各Mu采样同步,不存在同步问题。对线路差动保护,采集的电量为2个不同变电站的电流、电压。在整个电力系统未使用同一时钟源的前提下,线路差动保护需实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同步。与传统的线路差动保护采样同步不同,数字化变电站的交流量采集由Mu完成,不能实时调整采样,这就需要对同步提出新的方案。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

Baidu
map